2023-06-01 02:24:03
新冠病毒個案近期持續上升,有感染及傳染病專科醫生表示,長期病患或免疫力低人士,感染新冠病毒後,嚴重程度可能較高,呼籲防疫不能鬆懈。
感染及傳染病專科醫生
2023-06-01 02:19:57
衞生防護中心今(11日)公布,一名44歲有長期病患的男病人確診猴痘,惟其潛伏期間未有外遊,料為本地未知源頭個案。感染及傳染病醫學會副會長林緯遜表示,香港全面開關後出現相關情況是意料之內,料本港社區已有傳播鏈。
2023-05-11 01:47:53
新聞不時報道某些流產個案與妊娠期間的疾病有關,最常出現的名稱就是「妊娠毒血症」。其實,因為此病導致流產或影響胎兒發育的案例甚少,反而對產婦的健康影響更高,若不及早發現或治理,隨時有性命危險。隨著產婦平均年齡上升,多了解此病成因、本港的產前檢查有否幫助等,對計劃生育的婦女來說,也是百利無一害。
婦產科專科醫生
2023-05-08 09:19:19
認知障礙症,又稱老人癡呆,是腦部慢性退化疾病。85歲以上的患病率高達三分一,情況也不容忽視。年輕人也有機會患上認知障礙症嗎?腦神經科專科李至南醫生會解釋認知障礙的各種疑問。
腦神經科專科醫生
2023-05-08 01:52:32
除了記憶力衰退,腦退化還有甚麼先兆?腦退化一定會演變成認知障礙症嗎?8杯水邀請了腦神經科專科醫生李至南,詳細講解腦退化問題,以及怎樣預防和延緩病情。
2023-05-04 02:56:19
踏入4月天氣乍暖還寒,一不小會冷倒,很易誘發傷風感冒外,有些人甚至會覺得手腳冰冷,甚至周身骨痛。有人對這種痛楚,「未審先判」是神經線痛,自己嚇自己身體有毛病。今集,由腦神經內科專科李至南醫生為大家解惑,分析下何謂神經痛,以及講講人體內周邊神經與健康的關係。
2023-05-04 02:47:25
Hong Kong should expect more monkeypox infections as international travel had restarted, health experts warned after authorities confirmed a fourth case of the virus on Friday, just a day after a third case had been recorded in the city.But experts emphasised the risk to the public remained low and suggested more public education was needed to avoid an increase in high-risk exposures.
2023-05-04 02:37:57
偏頭痛患者會反覆出現輕度或重度頭痛,並且會出現其他病徵例如噁心、嘔吐、畏光、情緒變化、視力模糊等。偏頭痛未必只影響單側頭部,頭痛有機會出現在後腦、頭部兩側或全頭。
2023-04-24 02:17:19
本月流感入院率創三年來新高,嚴重個案超過一百宗,專家估計今次高峰期較疫情更厲害。政府稱流感活躍程度持續上升,本月第二周的流感入院比率再創新高,達0.94,是基線水平近四倍,跟2020年初冬季流感爆發時差不多,當中以0至5歲幼童及65歲或以上長者佔最多。
2023-04-21 09:59:32
流感活躍程度續升,嚴重流感個案方面,在本月9日至15日期間,共有47宗需入住深切治療部或死亡的成人個案,當中有20人死亡。在本月16日至19日,有29宗嚴重流感個案,當中有17宗死亡個案。香港感染及傳染病醫學會副會長林緯遜說,流感情況於今年明顯反彈。
2023-04-20 02:01:24
子宮肌瘤同瘜肉其實都係好普遍嘅問題,就好似子宮肌瘤咁,其實平均每4位女士就有1位會患上。好多女士都好似 伍家謙 嘅朋友咁,擔心呢啲問題會影響懷孕機率,不過婦產科專科 李文軒醫生 Dr LEE Man Hin Menelik 就指出,雖然兩者現時都無藥可醫,不過一般都可透過微創、開刀、海扶刀或新式宮腔鏡冷刀切除術處理。
2023-04-17 03:20:15
衞生防護中心透過電話調查,收集公眾對抗生素和抗生素耐藥性認知、態度及行為的資料。在1076位受訪者中,大多數(95.4%)表示最近一次使用的抗生素是由醫生處方。少於一半(49.7%)受訪者正確表示抗生素不能醫治傷風感冒。究竟服用抗生素有什麼要注意?
2023-04-17 03:17:22
衛生防護中心去年9月7日至10月6日電話訪問1076名15歲或以上香港居民,發現少於一半受訪者(49.7%)知悉抗生素無法醫治傷風感冒,37.6%錯誤認為耐藥性細菌不可人傳人。此外,42.7%知道沙律和刺身等未煮熟的即食食品,較熟食更易受耐藥性細菌污染,其中15至24歲群組知悉比例更低(32.7%)。
2023-04-13 01:35:35
「腳上全是蚯蚓般的青筋,嚴重時還會『爛腳』,十分嚇人!」這不是甚麼怪病,而是常見的「靜脈曲張」。據估計,大約百分之二十的成年人會患上不同程度的靜脈曲張。你以為只是老人病?其實孕婦、肥胖和長期站立的人都是高危人士,家族遺傳亦是其中一項風險因素。
血管外科專科醫生
2023-04-13 01:24:19
感染及傳染病醫學會副會長林緯遜表示,近幾個星期流感個案明顯出現反彈,最新流感病毒陽性比率達5.8%,認為與新冠疫情期間,市民較少接觸到流感病毒,社會免疫屏障低有關。他指,高風險群組感染流感可能會引起嚴重併發症,目前有一名患大腦麻痺17歲少年感染後併發肺炎。
2023-03-31 09:31:36
肝癌位列香港致命癌症第三位,僅次於肺癌及大腸癌,惟早期沒有明顯病徵,難以透過症狀發現患病,有機會因而延誤診治。當確診肝癌,透過手術切除有癌細胞的肝段是其中一種主要治療方案,有部分患者以為進行切除手術後會令肝功能大減,但其實肝臟自我修復能力強,如術前評估肝功能「合格」,患者亦毋須太過擔心。而現時亦有開放式手術及微創手術方案,患者可與醫生商討,以制訂適切治療方案,如配合術後護理,更可加快康復進程。
外科專科醫生
2023-03-27 03:42:08
神經系統就像體內的訊息網絡,一旦出現病變,訊息傳遞就會受阻,令手腳出現麻痺甚至觸電的刺痛感覺。腦神經科專科李至南醫生指出,神經病變成因眾多,治療方法亦各有不同,若延誤治療,或令神經細胞無法修復,患者有機會出現肌肉無力、四肢不協調等症狀,為生活帶來嚴重隱患,所以絕對不能輕視。
2023-03-21 01:51:16
幼稚園近期出現多宗上呼吸道群組感染個案,令家長擔心不已。傳染病專科醫生指情況確有異於正常,相信是新冠疫情肆虐多年,令小朋友缺乏病原體產生的抗體保護,成為流感、諾如病毒等高風險群體。踏入三月,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亦會進入高峰期,疫苗有望在今年內推出。至於兒童間常見的手足口病「旺季」多在每年五月至七月,現階段無疫苗接種,玩具、餐具等高危傳播媒介須格外提防。
楷和宗旨
創辦人的話
認識楷和
公司活動
最新資訊
加入我們
聯絡我們
私隱條款
中環專科中心
香港中環皇后大道中9號26樓2601-04 & 06-08室
尖沙咀專科中心
九龍尖沙咀河內道5號普基商業中心2樓
楷和眼科中心
中環普通科醫務中心
With care we serve. Copyrights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y Chiron Healthcare Group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