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點解你唔幫我做微創手術?」相信有不少病人都會有這個疑問。外科專科醫生張浩然解釋,微創手術雖好處多,但亦有其限制。
微創不是「小手術」
就以大腸癌為例,手術是主要的治療方法之一。過去二十年,微創技術越來越發達,但病人仍是一知半解。張醫生指出,有別於傳統開刀,由上至下剖開病人腹部的做法,微創的腹腔鏡技術,是順着腹部紋理切開及縫合傷口,表面只會看到數個小孔。
不少人誤會切口小,就是小型手術。他說,微創手術的儀器較爲複雜,操作難度高,對腸臟的影響和「開大刀」亦相若。譬如切除癌腫後,要接駁大腸兩端,兩種做法都會留下相似的「内在傷口」。他提到,考慮哪種技術要視乎主瘤的大小、癌細胞轉移狀況及手術長度,微創未必最合適。
忍痛無好處
剖腹傷口可達12吋長,相較之下,微創的表面傷口較小,自然減低發炎及併發風險。不過,他強調康復關鍵在於「内在傷口」是否癒合,一般在術後5天才能判斷。「外面傷口無論如何都會癒合,兩三天内痛楚漸漸減少,但不代表病情穩定、可以出院。」
若情況樂觀,他建議術後翌日便可落床,多些走動,可避免因長時間卧床而呼吸不暢順、積痰導致肺炎,或腿部出現深層靜脈栓塞。部份病人以爲痛可忍則忍,自行減少止痛藥份量,反而會因怕痛、缺乏運動而得不償失。他說止痛藥根據病人情況和體重處方,自己減量並不會加速復元。
飲食份量要控制
一至兩星期後,患者通常可以恢復正常飲食。他分享,曾有病人於手術後第六天出院,好開心地回家開餐,卻因飯量突然增加,腸道未能適應、出現阻塞,要用胃喉治療。原來切除患病部份令大腸變短,加上初時體力較弱,若食物沒有咀嚼得很細碎就進入腸道,便難以消化。
張醫生提到最新的微創技術之一的全結腸系膜切除術。除切除癌腫外,亦將附在該段腸系膜的淋巴結清除,將癌症「 連根拔起」,增加手術後存活率。由於淋巴腺斷口多,油膩食物可能引發淋巴液過度分泌,積聚在腹腔導致發炎,所以病人在術後更要特別戒口。
資料來源:
健康dos & do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