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石 成因是嗎?外科醫生5分鐘詳細講解膽石成因、膽石症狀及膽石治療方法!
膽石成因
【 膽石 何來?】
有人形容生 膽石 就如「生仔咁痛」,不想經歷這種十級痛楚,就要認識一下膽石是如何形成,以及相關的風險因素。
膽石的真正成因,醫學上仍未確定。從物理學上,膽石是膽汁成份過多而形成的結晶體,若然負責儲存膽汁的膽囊,長期沒有郁動及收縮,膽汁會被吸收,久而久之就會變得濃稠,並逐漸結晶。膽汁的主要成份包括膽鹽、膽紅素及膽固醇;歐美人士的膽汁膽固醇成份普遍偏高,因此多屬於膽固醇結石;相反華人的膽石通常含有較多膽紅素及膽鹽。
為甚麼膽囊會長期沒有郁動呢?很多時與我們的飲食習慣有關。原來,當我們長時間沒有進食,或所吃的食物脂肪含量太少,缺乏腸道荷爾蒙令膽囊收縮下,水份被黏膜吸收便會結晶。當然,並非多吃就好,經常進食膽固醇含量過高食物,同樣增加生膽石風險。
除此之外,女性(Female)、40歲以上(Forty)、生產多胎(Fertile)者,連同肥胖(Fat),合稱「4F」,這些都是生膽石的風險因素之一,記得留意啦!
膽石症狀
【生膽石,除了痛之外…】
生膽石是非常普遍的消化道健康問題,但並非所有患者都會出現病徵,然而當膽石堵塞膽囊或膽管,引起的強烈痛楚,常非筆墨能形容,甚至有可能引起併發症,對健康帶來威脅。
膽石的痛,主要集中於右上腹,特別是進食肥膩食物後,痛感特別明顯,而且持續較長時間,偶爾會痛到膊頭及背脊位置。如果膽石堵塞膽囊出口位置,會使其腫脹,並且引起細菌感染及發燒;假如跌至膽管令其阻塞,更會導致強烈痛楚及茶色小便,情況非同小可!
如果在進食之後,突然感到右上腹痛,就要特別留意,最好能在72小時內求診,不要自恃忍得痛而忽略治療的黃金時間!
膽石檢查
【找出膽石的位置】
右上腹劇痛入院,如何判斷患者是生膽石呢?畢竟許多肝膽胰科的疾病,也有類似症狀,準確診斷對解決患者痛楚可說非常重要。
某些肝臟疾病亦會有茶色小便這種徵狀,加上肝臟及胰臟也在右上腹,除了查問臨床病徵,詳細的影像診斷是不可或缺。一般來說,超聲波檢查已能觀察到膽囊位置是否有膽石,如果懷疑膽石卡在膽管,就要透過磁力共振偵測膽石位置。此外,為了進一步排除其他肝膽胰疾病,患者或會被安排進行血液測試,評估肝功能,以確定有否其他感染或併發症。
證實生膽石,不做手術可以嗎?有些藥物的確可以溶解膽石,但只對於膽固醇結晶石才起作用,而且需要長期服用,一旦停藥便有可能復發;相對來說,處理華人患者常見的膽紅素結石,就必須進行手術切除膽囊了。
膽石治療
【切掉膽囊,一了百了】
膽石問題如無帶來明顯徵狀,不少患者或會選擇保持觀望態度,但如果又痛又衍生併發症,醫生可能會建議患者將膽囊切除。這個時候,大家一定有疑問︰「沒有了膽囊,對身體有甚麼影響?」
先講手術,一般會以微創形式進行,醫生會在患者全身麻醉之下,在其肚皮開出3至4個傷口,繼而將膽囊切除,而非逐粒逐粒膽石取出。這是因為生膽石本身代表膽嚢或已有病變,繼續將其留下,膽石問題可能經常復發;至於被切走的膽囊其實一直負責儲備膽汁,肝臟依然會繼續分泌膽汁,對脂肪吸收或攝取脂溶性維他命沒有太大影響。反而,因為缺乏儲備分解油脂,若然術後吃得太油膩,便可能因難以消化而容易肚瀉。
那麼,治療膽石能否如治療腎石般,以激光擊碎再排走呢?由於膽囊與腎臟結構不同,後者可以碎石後經小便把其排走,惟膽石不能經膽管排出體外,否則只會引起劇痛及發炎,因此這並非治療上的一個選項。
個案分享 | 膽石只可以通過手術切除?
【個案分享 膽管卡石】
83歲的梁伯(化名)一吃肥膩食物,上腹就感到劇痛,出名忍得的他也難抵痛楚,到急症室求診,結果發現膽管有膽石。幸好,梁伯身體質素一向不錯,經醫生評估下可以接受手術處理,最初他不太情願,認為吃止痛藥便夠;但醫生解釋,止痛藥只能處理當刻痛感,治標不治本,梁伯最後亦「屈服」在痛楚之下接受手術。
針對這類膽管卡石個案,除了切除膽囊,醫生還會透過逆行膽管鏡,在十二指腸位置放入儀器,注射顯影劑後便能偵測出膽石位置,再利用工具將膽石逐粒撈出便可。有時候,急性膽管炎的個案不能等太久,否則炎症或引起黏連及其他併發症,若然患者跟梁伯般年紀較大,就必須評估身體狀況,方能決定是否進行手術。
資料來源:肝臟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