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十字韌帶重建手術

前十字韌帶重建手術

前十字韌帶有甚麼作用?韌帶撕裂怎麼辦?

前十字韌帶(ACL)位於膝關節,平日負責維持膝關節穩定,避免脛骨前移,同時控制膝部做出內翻、外翻和旋轉等較複雜的動作。 前十字韌帶受傷並不罕見,在進行碰撞性運動,例如足球、籃球和排球時,膝部可能會因突如其來的碰撞或過度的屈曲、旋轉而造成傷害,導致前十字韌帶撕裂。 一般來說,十字韌帶撕裂屬急性的情況,八成患者會在受傷後三小時內出現急性膝血腫,無法繼續進行運動。在緊急處理後建議盡早尋求醫生診治,醫生會視乎病人的情況,採取藥物、外固定、物理治療和重建手術等治療方案。

前十字韌帶撕裂的症狀

當前十字韌帶受傷撕裂時,患者的膝關節會出現不穩定的症狀,並影響膝部的活動功能。如果半月板沒有同時受傷,患者一般會在受傷後約十天感覺情況有所改善。 如出現以下的情況,便有可能是前十字韌帶撕裂的症狀:

  • 撕裂時聽到 “砰” 的聲音
  • 膝關節感到劇痛
  • 急性膝血腫
  • 膝部活動功能受限
  • 膝關節出現不穩定的感覺
  • 無法站立和繼續運動

 

前十字韌帶撕裂的症狀

撕裂時聽到 “砰” 的聲音

膝關節感到劇痛

急性膝血腫

膝部活動功能受限

膝關節出現不穩定的感覺

無法站立和繼續運動

前十字韌帶撕裂時該如何處理?

由於前十字韌帶撕裂屬急性的情況,所以在受傷時可採取簡單的處理方式,例如避免觸動患處及冰敷鎮痛,在情況許可下盡早求醫診治。 在檢查病人的情況後,醫生會針對病徵採取早期治療,以減輕受傷初期的膝部疼痛和腫脹,方法包括:

  • 藥物治療:處方止痛藥以減輕患者的痛楚
  • 冰療:冷卻患處以達至消腫止痛
  • 外固定:利用膝部的保護器具舒緩早期疼痛
  • 物理治療:配合物理治療師制定的治療方案,緩解痛楚 在初步控制病情後,醫生會和患者討論後續的治療方案,根據情況判斷是否有需要進行前十字韌帶重建手術。

 

前十字韌帶撕裂一定要做手術?

並非所有前十字韌帶撕裂的患者都需要接受手術治療,部份患者在受傷一段時間後會感覺到情況有所好轉,能夠應乎日常步行和緩步跑等活動。然而,前十字韌帶撕裂後難以自我收復,一旦患者需要作出急停、轉向、跳躍、扭動膝關節等常見於球類運動的動作,便有機會有膝關節不穩的感覺。 楷和的醫生會視乎病人情況作出專業的評估,為患者制定最合適的個人化治療方案。一般來說,對於情況輕微,或日常活動需要較低的患者,醫生會在診斷後配合物理治療及康復治療,重拾膝關節的穩定性和活動能力。 若病人的十字韌帶完全撕裂,並影響到日常生活,如步行、上落樓梯等,便需要考慮進行手術治療。另外,運動員或較年輕的患者一般較為傾向接受手術,好讓他們恢復往日的運動習慣。 手術治療的好處

  • 舒緩膝關節不穩帶來的不適
  • 回復膝關節的穩定性
  • 恢復膝部活動能力
  • 可重拾運動習慣
  • 嚴重韌帶撕裂的最合適治療
  • 減少半月板和關節損傷的機會

手術治療的好處

舒緩膝關節不穩帶來的不適

回復膝關節的穩定性

恢復膝部活動能力

可重拾運動習慣

嚴重韌帶撕裂的最合適治療

減少半月板和關節損傷的機會

前十字韌帶重建手術

楷和醫療提倡收費透明度,務求為有需要的病人提供一站式由診斷、住院手術到復康跟進的全面專科服務。 前十字韌帶重建手術由具豐富經驗的專科醫生全程主理,服務包括:

專科醫生主理

– 臨床檢查及問診,視乎病人情況制定治療方案並提供適切跟進。

磁力共振診斷

– 評估前十字韌帶的撕裂情況和手術需要。

自選私家醫院

– 患者自行選擇方便的私家醫院,手術日期由你話事。

前十字韌帶重建手術

– 由富經驗的專科醫生在全身麻醉下進行,一般住院三日兩夜。

物理治療轉介

– 視乎病人需要提供物理治療轉介,使患者盡早恢復活動能力。

服務特點

專科醫生主理

磁力共振檢查

自選私家醫院

前十字韌帶重建手術

物理治療轉介

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

A:如進展理想,大部分病人術後約6個月便可恢復往日的運動項目。

A:一般情況下,病人在術後一天已可用助行器下床行走。

A:傷口不適的徵狀一般會在術後的2-3天內會緩減,需要時可配合口服或注射式止痛藥止痛。

 

最後更新日期: 2021年4月

Please note that all medical health articles featured on our website have been reviewed by Chiron Medical doctors. The articles are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only and are not medical opinions nor should the contents be used to replace the need for personal consultation with a qualified health professional on the reader’s medical condition.

Related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