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onary Heart Disease

Coronary Heart Disease

冠心病是甚麼?

冠狀動脈心臟病簡稱冠心病(英文: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是心臟病其中一種。冠狀動脈負責供應心臟肌肉所需的氧氣及養份以維持運作。當脂肪及膽固醇積聚在冠狀動脈的內壁,使冠狀動脈收窄或阻塞,就會令心臟肌肉缺乏氧分及營養。嚴重者會影響心臟功能,甚至出現心臟衰竭及死亡。

衛生署的數據顯示 (1),現時心臟病是僅次於癌症的香港第二號殺手。在各類心臟病中,冠心病的死亡人數遠超其他心臟病,而且近年有年輕化的趨勢。定期檢測有助維持心臟健康,即使心臟出現問題亦可及早治療,防止心臟病惡化。

冠心病的常見病徵是甚麼?

動脈粥樣硬化需要長時間形成,故冠心病初期可能不會出現任何病徵,直至病發時出現心絞痛或呼吸困難等。冠心病的常見病徵如下:

冠心病的常見病徵

心絞痛(胸口痛)

呼吸困難或急促

臉色蒼白

出冷汗

噁心、嘔吐

暈眩

冠心病成因是甚麼?有甚麼因素會增加患冠心病的風險?

冠心病的成因是脂肪和膽固醇積聚在心臟冠狀動脈內壁,令冠狀動脈收窄,供應心肌的血液及氧氣因而減少。有不同的風險因素可以增加患上冠心病的機會:

高血壓
血壓長期位於高水平可令動脈血管失去彈性和令血管內壁收損,增加患上冠心病的風險。
高膽固醇

膽固醇可分為三酸甘油脂、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俗稱壞膽固醇)及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俗稱好膽固醇)。壞膽固醇會積聚在血管表面,令患上冠心病的機會增加。

睡眠窒息症

睡眠窒息症的患者在睡覺時窒息會令血氧下降,心臟需要加快活動以提供血氧至全身,負荷因而加重及造成高血壓,可引發冠心病、心律不正及心衰竭等症狀。

糖尿病
血糖長期處於高水平可影響血管內壁細胞及血小板,容易出現血管受損或閉塞,導致冠心病。
吸煙
香煙中的有害物質會增加膽固醇在血管積聚的機會和令血管壁不穩定,增加患上冠心病的風險。
肥胖
肥胖與高血壓及膽固醇的關係密切,過重及肥胖可引發心血管疾病。
缺乏運動
恆常與及適量的帶氧運動有助心血管健康,缺乏運動會令血管逐漸老化,增加患冠心病的機會。
不健康飲食習慣(高脂肪,酗酒)
進食含高飽和脂肪和含高反式脂肪的食物,會增加血膽固醇積聚在血管壁,使血管硬化和受到阻塞。過量飲酒會令血壓上升,增加患冠心病、中風等風險。
精神緊張
工作壓力大及生活節奏急促都容易引發冠心病。
年齡增長
隨著年齡增長,心血管逐漸老化、彈性減少,因此老年人罹患冠心病的風險比年輕人的風險要高。
家族遺傳
家族遺傳性的早發性心血管疾病者,相對罹患冠心病的風險會提高。

如何檢查和診斷冠心病?

心臟科專科醫生會檢視你的病歷,因應需要安排各類型的心臟檢查,從而作出準確診斷。相關心臟檢查如下:
• 測量血壓 • 血液檢驗 (血糖和血脂) • 心電圖 • 運動心電圖 • 心臟超聲波 • 電腦掃描 (冠狀動脈造影) • 磁力共振掃描 了解更多心臟健康檢查的資訊:心臟健康檢查

冠心病有甚麼治療方法?

心臟科專科醫生會因應冠心病患者情況制訂合適的治療方案。治療方法如下
藥物治療
患者通常會先接受藥物治療以舒緩及減輕病徵,藥物可防止冠心病惡化或預防再出現突發性心臟病。
冠狀動脈介入手術(通波仔)
將一條前端附有小球囊的導管,經腹股溝之股動脈或手腕橈動脈導入至心臟血管狹窄的位置,擴張後再放入金屬支架以防再度狹窄。通波仔一般只須局部麻醉。
冠狀動脈搭橋手術
專科醫生會先從身體其他部位取出血管,再於閉塞動脈附近位置搭建血管繞道,改變血液流通路線,以增加供應心臟的血液供應量。冠心病較嚴重的患者需要進行搭橋手術,手術需要全身麻醉及打開胸腔,創傷較大。

如何預防冠心病?

冠心病對患者帶來不同的困擾。要預防冠心病,就要維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健康的生活模式,預防方法如下:
定期進行心臟病高危因素檢測
血壓、血脂及血糖都可反映心臟健康,一旦發現異常可進一步檢查並及時治療,避免出現嚴重併發症甚至突發性心臟病。
戒煙及戒酒
戒除煙酒可以避免動脈加快硬化。
維持適當運動

適當強度的運動能促進心臟功能,同時防止血管老化和增加心肌血液循環。

健康飲食
保持均衡飲食,減少進食含高飽和脂肪和含高反式脂肪的食物如肥肉、蛋糕等。同時亦應避免攝取過多鹽份和糖份。
保持健康體重
超重會令心臟負擔加重,如身體質量指數 (BMI) 達25或以上,就要多加留意。
作息定時
繁忙的工作及生活壓力會導致精神緊張,血壓上升,容易患上冠心病。
定期覆診
如患有高血壓及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均要定期及按時覆診,一旦發現異常都可及早治療,預防冠心病。

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

A:心絞痛是指胸口痛、胸口翳悶或胸口有被壓迫的感覺,是供應血液給心臟的冠狀動脈收窄,導致心肌血流量和供氧量不足,無法供應足夠氧氣,患者會經常感到胸部痛楚,有些患者不會感到痛楚但會有呼吸困難或體能明顯下降的病徵。
A:不一定,並非所有冠心病患者都需要做支架植入手術,但絕大部份患者都需要接受藥物治療,穩定血管。專科醫生會根據每個患者具體情況,仔細評估後才決定病人是否需要進行支架植入手術。
A:動態心電圖整體來說對診斷冠心病靈敏度和特異度分別為68%和77%。但要確切知道血管狹窄程度和受影響血管的數目便要進行冠脈電腦掃描或傳統的冠脈造影檢查。
A:冠心病的併發症包括心肌梗塞、心力衰竭和心律不齊等,有機會令嚴重甚至永久受損。故此一旦發現懷疑有冠心病就不應猶豫,馬上求醫。

Reference

(1) Coronary Heart Disease. Elderly Health Service, Department of Health. 2016.
https://www.elderly.gov.hk/tc_chi/common_health_problems/hypertension_heart_disease/chd.html

最後更新日期: 2021年9月

Please note that all medical health articles featured on our website have been reviewed by Chiron Medical doctors. The articles are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only and are not medical opinions nor should the contents be used to replace the need for personal consultation with a qualified health professional on the reader’s medical condition.

Related Articles

2024-11-18 10:57:50

大動脈撕裂 – 醫生講解大動脈撕裂風險因素、診斷及預防方法

大動脈撕裂 是甚麼?楷和醫療心臟專科繆建文醫生於香港電台「精靈一點」節目中講解大動脈撕裂。大動脈撕裂這個疾病沒 […]

Dr. MIU Kin Man Raymond

Specialist in Cardiology

2018-07-11 07:16:30

繆建文醫生 — 護心生活小細節

早前一位有心臟毛病的年長病人,於外遊時因忘記帶藥,不幸病發身故。即使在港期間有定時覆診,而藥物亦能有效控制病情 […]

Dr. MIU Kin Man Raymond

Specialist in Cardiology

2017-12-05 07:19:29

繆建文醫生 — 生物製劑 治療冠心病新方向

膽固醇問題是許多心血管疾病的元兇,而他汀類藥物是有效的治療方法。但在過去二十、三十年,醫學界對於減少膽固醇積聚 […]

Dr. MIU Kin Man Raymond

Specialist in Cardi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