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kinson’s disease

Parkinson’s disease

柏金遜症是甚麼?

柏金遜症 (Parkinson’s disease) 是一種影響神經系統疾病。患者以長者居多,平均發病年齡為六十歲以上。柏金遜症是由於腦幹內稱作「黑質」的部份退化,減少產生多巴胺 (Dopamine,一種神經傳導物質),使患者四肢的動作變得僵硬及緩慢。柏金遜症會令病人動作緩慢、肌肉震顫和僵硬,柏金遜症後期患者活動能力會受到嚴重影響。

柏金遜症有甚麼成因?

柏金遜症的成因可分為遺傳、原發性和繼發性。約有少於5% 柏金遜症是由遺傳引起,大部份柏金遜症均是原發性,不過原因仍然不明。而繼發性柏金遜症的主因則包括:
  • 藥物引起 (如止暈藥、精神科藥物)
  • 腦血管病
  • 腦室積水
  • 一氧化碳或重金屬物品中毒
  • 腦創傷

柏金遜症有甚麼症狀?

柏金遜症的症狀因人而異,並會在不同階段出現不同症狀,常見症狀可分為運動性症狀和非運動性症狀:

運動性症狀

早期運動性症狀會由單邊開始發展,主要分為3S:

  • Slow (行動緩慢,bradykinesia) – 患者會出現行動緩慢及步伐不穩定,如步行時速度過急及步伐細小,或以碎步行走以致失去平衡
  • Stiff (肢體僵直,rigidity)
  • Shaky (靜止性震顫,resting tremors)

其他症狀包括:

  • 手部震顫:即使患者沒有運用手部,手部仍然以4至6赫茲的頻率持續抖動
  • 臉部麻木及缺乏表情,俗稱「面具臉」
  • 聲音輕柔或語音單調
  • 書寫字體變小
非運動性症狀

早期柏金遜症的非運動性症狀可以包括:

早期柏金遜症的非運動性症狀

抑鬱

焦慮

失智

睡眠障礙

腸胃失調

喪失嗅覺

柏金遜症如何診斷?

柏金遜症的診斷方法如下:

臨床評估

臨床評估是確診柏金遜症的主要方法。

血液檢查及腦掃描

血液檢查及腦掃描可用於排除其他可能引致柏金遜症的繼發性成因。

如何治療柏金遜症?

柏金遜症的治療目標是控制及改善病情,提升患者的活動能力。治療柏金遜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雖然無法完全治癒,但及早發現及檢查,可以有效控制柏金遜症的症狀。

藥物治療

患者普遍需要長時間服用一些抗柏金遜藥物 。現時有多種不同藥物可有效改善病情,醫生會按照病人的情況及需要作出合適的處方。

手術治療(深層腦部刺激法 Deep brain stimulation)

手術主要是針對後期症狀的治療方法。患者可接受腦外科手術治療,配合電極刺激腦部組織,加強患者的活動能力。

物理治療

恆常運動能有效減低因柏金遜症肌肉僵硬而引致的併發症。患者在治療的同時也應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物理治療師也可為患者分析起居生活及實際家居環境所遇到的障礙,使用輔助器材及改善家居佈置,減低患者的功能障礙,提高患者的自我照顧能力。

心理輔導

柏金遜症需要適當情緒支援,不少柏金遜症病人會因身體功能出現障礙及事事要人照顧而出現壓力和負面情緒。在長期的壓力和負面情緒籠罩下,容易誘發抑鬱症。

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

A:柏金遜症和認知障礙症同樣屬於腦神經系統退化疾病,常見於年長人士身上。不過,柏金遜症並不等如認知障礙症。柏金遜症主要影響患者的身體活動能力,大部份患者的記憶力及認知能力早期不受影響。認知障礙症患者則會出現早期記憶衰退及智力受損,後期才會出現活動能力衰退。

A:柏金遜症患者會出現動作緩慢、肌肉震顫和僵硬的現象,影響患者活動能力。柏金遜症運動主要用以預防因以上現象而引致的其他問題,如體態轉變﹑關節僵硬﹑肌力下降﹑容易喘氣及疲勞﹑平衡力轉差等症狀。

A:柏金遜症患者的症狀有機會在不同階段而有所不同。一旦出現持續或多於一個症狀便應儘快求醫,諮詢醫生的專業意見。

 

最後更新日期: 2021年7月

Please note that all medical health articles featured on our website have been reviewed by Chiron Medical doctors. The articles are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only and are not medical opinions nor should the contents be used to replace the need for personal consultation with a qualified health professional on the reader’s medical condition.

Related Articles

2023-05-08 09:05:48

李至南醫生 — 認知障礙症非老年人專利 小心短期記憶力下降

認知障礙症,又稱老人癡呆,是腦部慢性退化疾病。85歲以上的患病率高達三分一,情況也不容忽視。

Dr. LEE Chi Nam

Specialist in Neurology

2023-03-27 10:08:55

李至南醫生 — 手腳痺痛似電擊 小心患上神經病變

神經系統就像體內的訊息網絡,一旦出現病變,訊息傳遞就會受阻,令手腳出現麻痺甚至觸電的刺痛感覺。腦神經科專科李至南醫生指出,神經病變成因眾多,治療方法亦各有不同

Dr. LEE Chi Nam

Specialist in Neur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