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癌

首页医疗资讯健康专栏乳癌

乳癌 – 香港女性头号癌症



乳癌是目前香港女性最常见的癌症,每年的新增乳癌患者约有4,000多人;每16名妇女中,就有1人会在一生中患上乳癌。在2017年,51%乳癌个案都发生在40-59岁的女性身上,年龄愈大,风险愈高。(1) 乳癌的男女比例约为1:100,虽然男性患者比例较少,但男性也有乳腺组织,所以一样会患上乳癌,不过机会就相对较少。不论男女老幼,若出现疑似病征,应及早进行检查,早期发现对治疗乳癌极为重要。


乳癌是甚么?

乳癌是乳腺细胞不正常及失控地生长,并且同时间破坏人体健康组织甚至扩散至其他器官。当恶性肿瘤出现于乳房,便会形成乳癌。 乳癌会破坏乳房组织,继而入侵腋下淋巴线。如果没有及早处理,有机会扩散至其他部位如肺部、骨骼、肝脏以及其他内脏器官,损害受影响器官的功能,威胁健康及生命。

乳癌的种类和分期

乳癌可视乎入侵位置分成不同种类,最常见的有乳腺导管癌、乳腺原位癌、乳腺小叶癌或较少见的乳腺黏液癌、叶状瘤等等。不论是那一种乳癌,越早处理,根治的机会就越大。

零期    癌细胞生长在乳腺管内,尚未侵犯到乳房间质,是最早期的乳癌,又称为原位癌
第一期    乳房肿瘤少于2cm以下,腋下淋巴结没有癌细胞扩散迹象
第二期    乳房肿瘤介乎2cm至5cm之内,或肿瘤少于2cm但腋下淋巴结有癌细胞组织扩散现象
第三期    乳房肿瘤大于5cm,而且淋巴结有癌细胞侵入
第四期    癌细胞有转移,已经扩散至其他器官,如肝、肺、骨,一般称为转移性乳癌

*以上详情只供参考,不同患者或会在不同乳癌分期出现其他情况;实际情况需由专业医生作决定

乳癌的成因

乳癌的成因至今仍未完全确定,过往数据显示,某些高危因素跟患上乳癌有密切关系,当中包括 (2): 
  • 缺乏运动 (每星期少于3小时运动量) – 77.6%
  • 从未喂哺母乳 – 65.8%
  • 超重/肥胖 – 38.2%
  • 感到很大压力 – 36.6%
  • 没有生育/35岁后才首次生育 – 27.1%
  • 有家族乳癌病史 – 15.6%
  • 经常进食肉类/乳制品 – 14%
  • 经期早开始 (12岁或之前) – 13.9%
  • 有饮酒习惯 – 6.1%
  • 曾接受荷尔蒙补充剂疗法 – 3.5%

乳癌的风险因素

  • 年龄增长
  • 有家族乳癌病史
  • 缺乏运动
  • 喜好饮酒
  • 没有子女
  • 于高龄首次生育
  • 没有喂哺母乳
  • 于30岁前胸部曾接受放射治疗
  • 更年期后肥胖

乳癌的常见征状

乳癌的早期症状并不明显,以下变化均有机会是乳癌的先兆:


乳房疼痛通常与乳癌无关,许多健康的妇女在月经前都会感到乳房肿胀及敏感。 如发现乳房有以上任何症状或有怀疑,请尽快求诊。

乳癌的预防方法

现时暂未有方法预防乳癌形成,但证据显示以下因素有助减低患乳癌风险: ・要经常运动 – 维持每星期最少4小时的运动量 ・控制体重 – 体质指数 BMI 应维持于18.5 – 25 ・不吸烟及少喝酒 ・减少吸收饱和脂肪 – 如红肉和全脂奶类食物 ・保持身心健康,作息定时 ・避免长时间处于压力环境中 ・定期进行乳房检查 – 如发现乳房有异常,应立即求诊。

及早检测和发现 保障乳房健康

乳癌筛查是什么?

任何年龄的人士都应该根据不同年纪、过往病历和家族病史等,常规地接受乳房检查,有助及早发现乳房问题;例如由发育期开始每月进行自我乳房检查、30岁起每年进行超声波检查及40岁后每两年接受乳房造影检查。 乳癌筛查收费方面,一般造影检查加上超声波检查大概港币$1,000多元,活组织化验则视乎类别,大约港币2,000多至3,000多元不等。您亦可根据需要,参加乳房中心的检查套餐,费用相对较便宜,亦可以实时跟进。 进行乳癌筛查后,专科医生会根据检查结果决定需要跟进的次数、时间及方法;以女士常见的乳房纤维瘤为例,可以手术切除、进行每六个月至一年常规观察或先抽针化验,确定性质才决定跟进方法。然而请注意,所有意见必须由专业医生决定,以避免遗留及延迟治疗。

进行筛查和及早检测的好处

早期乳癌有较大比率可以根治及痊愈。经筛查发现的乳癌,通常都属于早期乳癌。调查显示,患者如于第一期确诊乳癌,其五年存活率达97.5%;然而,于第四期才确诊的患者之存活率只有19.3% (3) 
后期乳癌的治疗效果较低,接受全乳切除和化疗的机会则相对较高。有征状后再确诊的乳癌一般都是后期乳癌,大大影响治疗效果。

乳癌的检查和诊断方法

乳房诊断可以分为三部曲,此诊断三部曲十分重要,原理就如过三关一样,环环相扣。在任何一步有所怀疑或有不同结论,都应该跟进处理或进行手术切除。

乳房诊断三部曲

临床检查    

临床检查由医生或者专业医护人员进行,用以检查乳房有否出现硬块或异常情况、腋下和颈项的淋巴有否扩大。
如于乳房发现硬块,在皮肤上触摸时表面平滑、活动性高及触感柔软,多数属于良性;如周边凹凸不平、欠缺游走性、彷如黏连着乳房或触感硬实,就可能是恶性,不过乳房肿块单靠触摸不能分辨是否恶性。

影像检查(乳房造影 / 超声波 / 磁力共振)    

影像检查是透过影像检测乳房的肿块特性。
乳房X光造影检查
进行乳房X光造影检查时,您需要赤裸上身站于X光机前,技术人员会协助您将乳房放在X光底片的平台上,仪器的塑胶部位会分别于上下和左右紧压着一边乳房,并透过X光拍摄乳房组织,期间出现少许不适十分常见。先后拍摄两边乳房各两幅后,拍摄便告完成。有研究指出乳房X光造型检查能减低25%至30%的死亡率,是目前为止最有效检测早期乳癌的方法。
3D乳房造影检查
传统的乳房造影是2D影像,部份乳腺可能会因为挤压组织而遭掩盖,3D乳房造影技术可以从多角度,以多张一毫米的影像,使乳房组织更清楚呈现以提高癌症诊断,减少加照之余,同时维持2D影相所使用的X光剂量。

造影检查是影像检测,安全及一般不会有副作用;然而,接受检测的女士如怀疑或确定怀孕、计划或正喂哺母乳,都应该在检查前告知医护人员。40岁以上女性应该每两年接受一次乳房造影检查,以找出是否有微细钙化点,但如果摸到硬块,就应该接受超声波扫描检查。
乳房超声波扫描
乳房超声波扫描透过仪器向乳房输出高频率的声波,再接收声波的反馈声波转换成图像,从而观察乳房状况;一般水泡或实体的肿块如纤维瘤都需要透过超声波检查。
接受超声波检查时,如于超声波看不到黑影,大多属于乳腺增生。若看到黑影,而超声波的音波图上扁平、边缘有清晰包囊、内里音波平均,便是良性的症状。

活组织检查 / 抽针    

如果发现乳房有肿块,无论怀疑是囊肿、纤维瘤,甚至乎怀疑是恶性肿瘤,都可以利用穿刺针经超声波引导下抽取乳房组织进行细胞分析,从而诊断是否患上癌症。抽取肿块内的细胞或组织经化验后可提供病理诊断。一般而言,组织检查准确度最高,但同一肿块于不同位置可以有样本误差,故此检查三部曲的其他诊断方法均十分重要,以决定其后的处理方法。



乳癌的治疗方法

治疗乳癌的方案会因应不同病人的情况有所变化,以往第一线治疗大部份会以手术处理,但如果乳癌特性活跃,牵连乳房的面积较大,我们也会考虑先进行化疗,目的是作全身性治疗,亦希望肿瘤有机会缩细,可以在手术时保留大部份的乳房。对一些年龄较高,乳癌活跃性很低的乳癌病患者而言,如手术不太适合,会改以服用荷尔蒙药控制病情。治疗乳癌十分多样化,医生会在不同的治疗阶段,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 乳癌的治疗费用通常取决于所需接受的治疗种类,一般乳癌手术连医院收费大约港币10多万,电疗费用亦大约是港币10多万;至于化疗则因为牵涉药物种类较多,可以由港币数万元至镖靶药物数十万元不等。

手术治疗

切除乳房恶性及周边肿瘤或腋下淋巴,提供全乳或局部切除手术

化学治疗

口服或静脉注射抗癌药物,以控制及杀死癌细胞

放射性治疗(又称「电疗」)

以辐射准确地照射癌细胞,同时减低对正常细胞的伤害

荷尔蒙治疗

减缓或停止癌细胞生长,同时防止激素附着癌细胞,供给癌细胞养份 

标靶药物治疗

针对癌细胞的特征而使用抗癌药物 

跨专科的「个人化治疗」

现时乳癌治疗比过往变得多样化,医生可视乎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癌细胞的种类特性、肿瘤的部位和大小,尤其是扩散的程度(期数),采取「个人化治疗」对症下药,从而提升治疗成效。 楷和提供的跨专科会诊(MDT)由不同专科领域的医护人员组成治疗团队,从身体检查、内外专科转介、外科手术、术后护理到复康运动,为病人贴心制定最合适的治疗策略,以达至最佳的医疗效果。

常见问题

  • Q: 乳房有肿瘤是否一定就是癌症?

    A:不是所有乳房肿瘤都是癌症。普遍来说,约 80%的乳房肿瘤均属良性或生理性,但机率会随着年龄因素而改变。在年轻女性身上发现的肿瘤,超过90%均属良性;但较年长的妇女,其肿瘤属恶性的机会则越大。

  • Q:进行乳癌手术后会留下怎样的疤痕?

    A:以往每当发现乳癌便需切除整个乳房,随着医学及乳房手术技巧不断进步,患者可选择只切除有癌细胞的局部乳房。加上微创手术不断发展,乳癌手术的伤口亦逐渐变细;不过,肿瘤大小及位置仍然是决定手术伤口大小的必然因素,并需要经专业医生临床诊断才可以决定。

  • Q:乳癌会复发吗?

    A:乳癌随时可能复发,但大多发生在治疗后的的三到五年之内。乳癌可能是局部的复发 (在开刀或切除的疤痕附近),或在体内其他部分发现。最常见的复发部位为淋巴结、骨头、肝脏、肺部。

  • Q:如果我需要进一步的治疗,我何时会知道?进一步治疗是甚么?

    A:如不幸患上乳癌,整个治疗过程都会由医生、护士、患者及家人一同面对,故此患者将十分清楚整个治疗过程。进行跨专科会诊(MDT)更会有不同专科医生进行会诊,从身体检查、内外专科转介、外科手术、术后护理到复康运动,为患者制定最合适的治疗策略,以达至最佳的医疗效果。

  • Q:患上乳癌后需要进行化疗吗?

    A:进行手术切除肿瘤后,个别游离的癌细胞或会潜藏体内。在手术后数星期的黄金时间内开始进行化疗,希望消除潜藏的癌细胞及减低复发率。部分患者或不需要进行化疗,详情请向医生咨询。

  • Q:在接受癌症治疗时,我可否服用中药?

    A:医生不反对患者服用中药。但是中药绝不能取代传统西方治疗。如在化疗期间,中药会有机会影响化疗药物,因此患者需要与医生进一步沟通,制定适合的方案,以增加治疗成效。

  • Q:切除乳房会影响日后哺乳吗?

    A:乳癌病人如切除全乳,即使进行乳房重建亦只为美观,并无产乳功能;如乳癌只限单侧,而且已经完全痊愈,还是有机会哺乳。另外,进行乳房良性肿瘤切除手术后可以哺乳,但如开刀位置或肿瘤位置靠近乳头,或会影响哺乳。

  • Q:乳癌治疗会影响性生活吗?

    A:一般而言,乳癌治疗过程不会影响正常的性生活。当然,手术后的伤口、化疗、身体状态变差等等因素都会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我们建议病人与伴侣好好沟通,坦承相对及表达感受,一同携手面对。

  • Q:我还可以生儿育女吗?

    A:进行乳癌疗程后能否生育受不同情况及因素影响,例如患病时的年龄、患病前的身体健康状况、是否需要接受荷尔蒙药物治疗等都是影响因素之一。 一般而言,如乳癌患者属于荷尔蒙受体强,通常会于手术治疗后接受为期5年的荷尔蒙疗程,此患者于荷尔蒙疗程期间则不能怀孕。如果乳癌属于早期、毋须接受荷尔蒙治疗、情况稳定,又或已经康复,都有机会可以成功怀孕,生儿育女。

  • Q:切除乳房后,应该怎样选择合适的义乳?

    A:乳癌患者在切除整个或局部乳房后,除外观受影响外,亦会令自信低落和带来生理不适,如肩背僵硬、腰痛等。 义乳主要用于取代因乳癌手术而切除的乳房,减低切除乳房后所带来的生理和心理影响。义乳一般可以分为标准 (全乳)、局部和特别功能义乳。选择义乳时,需要考虑身体的平衡性、义乳质地及重量、义乳功能等。假如患者的乳房属B级,切除一边乳房后身体会出现失衡,继而引起肩膊、背部和腰间痛症等,此时选择有一定重量的义乳有助舒缓失衡情况和痛症。

  • Q:乳癌患者如何妥善照顾自己?

    A:不幸患上乳癌,大部分患者都会不知所措,亦需要面对一连串的心理关口。此时,医护团队会逐步引导患者进行各式各样的检查,从而为患者制定治疗方案及达致最佳的医疗效果。因此患者在面对乳癌时,应该与医护团队紧密沟通,建立互信;如进行跨专科会诊(MDT),更会有不同专科医生参与整个治疗过程,从身体检查、内外专科转介、外科手术、术后护理到复康运动,一一为患者提供信息。患者可以依据医护团队的意见,以自己为依归,决定最合适的治疗和复康方式。

  • Q:我可以和患有乳癌的过来人谈一谈吗?

    A:对乳癌患者来说,同路人的分享至关重要。乳癌患者可以向康复者讲述抗癌路上遇到的问题和担忧,从而在康复者身上得到相关的实用信息及其心路历程和实际经历。有时候,如果患者和康复者的情况相约,亦可以参考康复者的治疗方案。

参考资料
(1)医院管理局 2017 年香港癌症统计概览
(2)香港乳癌基金会2019年香港乳癌数据库第十一号报告
(3)医院管理局香港癌症资料统计中心与香港大学医学院合作的调查

最后更新日期: 2020年9月
本网站的健康信息已由楷和医疗的医生覆核。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可视作医疗建议,亦不能取代阁下就个人健康状况向合资格的医护人员作出咨询。 
Please note that all medical health articles featured on our website have been reviewed by Chiron Medical doctors. The articles are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only and are not medical opinions nor should the contents be used to replace the need for personal consultation with a qualified health professional on the reader’s medical cond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