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人士5年内再中风机率达两成 找出成因预防二度中风

首页医疗资讯专题访问中风人士5年内再中风机率达两成 找出成因预防二度中风

中风人士5年内再中风机率达两成 找出成因预防二度中风

2023-08-16 李至南医生


中风可致说话困难及一边手脚无力等严重问题2,令生活质素大减3。有研究指出,曾中风人士 5 年内再次中风的机率有近 2 成1,脑神经科专科李至南医生提醒:「患者可透过药物及改善生活习惯预防再次中风4,5,以免身体进一步受损。」

中风主要分为两大类,包括缺血性中风及出血性中风2。缺血性中风因脑血管受血栓阻塞,导致脑部血液供应不流通所致2,而出血性中风则因为脑血管受到压力而爆破,令脑部血液供应中断所致2,当中以缺血性中风较常见,逾七成中风属此类4。

长者较易有动脉粥样硬化 增缺血性中风风险

缺血性中风的主因是脑血管出现粥样硬化,令血栓于脑部动脉形成,或是心脏或颈大动脉的血栓游离至脑血管,阻塞流向脑部的血液供应4。另外,心脏问题如心律不正、心瓣问题或冠心病,均可导致缺血性中风4。由于中风主要影响长者,所以 40 岁以下人士中风并不常见2。另外,其他风险因素如吸烟、不良饮食习惯、缺乏运动、喝酒及心理压力,均会增加中风的机会2。

中风后 5 年内有近 2 成机会再中风

有研究指出,出现首次中风后,患者 90 日内再次中风的机率为 3.4%1,而 5 年内再次中风的机会更达 19.4%1。李医生表示:「要预防中风,一般可由风险管理做起,如控制高血压、高胆固醇、糖尿病及心脏问题如心房颤动,生活方面亦要留意有否吸烟及中央肥胖等高危因素2。」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合适药物作治疗,如抗血小板药可预防血小板凝结成血栓,减低再次出现缺血性中风的机会4;若患者本身有心房颤动,则需要用上抗凝血药,以预防心房颤动引起的中风4。李医生补充:「治疗选择因人而异,患者应与医生商讨,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最重要是按时服药4。」

留意小中风警号 药物治疗及改善生活习惯防再中风

大部分人中风前未必有先兆4,而小中风则是小部分人中风前会出现的征兆,通常只维持一段短时间,症状与中风相似,因此若出现小中风应立即求医4。患者应谨记「谈、笑、用、兵」口诀,「谈」即说话不清楚或表达能力出现困难2,「笑」即面部表情不对称2,「用」即手脚无力或感觉出现困难2,而当出现「谈、笑、用」几类症状时,便应该报警求助找救「兵」,送往最近的医院2。

大部分中风可透过健康生活模式预防2,如不应吸烟2、要均衡饮食,每天进食最少 5 份蔬果及摄取少于 5 克盐2、避免过量喝酒2、定期运动维持适当体重2,以及以健康的方式释放压力2。若患者有高胆固醇、高血压及糖尿病等高危因素,最重要是与医生商讨最适合的治疗方向,并按时服药及覆诊4,让医生密切监察患者的身体状况。

个别情况有异,以上建议未必适合所有人士,如有疑问,应咨询医护人员寻求专业意见
以上信息由李至南医生提供,拜耳医疗保健有限公司全力支持
PP-UN-CAR-HK-0040-1(06/2023)

参考资料
  1. Stahmeyer JT, et al. Dtsch Arztebl Int. 2019;116(42):711-717.
  2. 衞生署. 小心「脑中招」. [Internet] Available at: https://www.chp.gov.hk/files/pdf/ncd_watch_october_2019_chin.pdf Accessed on 7 Feb 2023.
  3. Adigwe GA, et al. Disabilities 2022, 2, 501–515
  4. 医院管理局. 中风. [Internet] Available at: https://www21.ha.org.hk/smartpatient/SPW/zh-HK/Disease-Information/Disease/?guid=29ac1219-3d68-4378-a2bd-09e111da3650/ Accessed on 7 Feb 2023.
  5. 衞生防护中心. 中风. Available at: https://www.chp.gov.hk/tc/static/90076.html/ Accessed on 7 Feb 2023.
  6. 资料来源:https://bit.ly/3YzYQ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