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臟炎

首頁醫療資訊健康專欄胰臟炎

急性胰臟炎或可致命 治療需按病因對症處理

突發持續上腹劇痛,且伴隨發燒、嘔吐,有可能是患了急性胰臟炎。楷和醫療外科專科何潔雯醫生表示,急性胰臟炎病一般會持續數天。如未能及時處理,有機會演變出併發症,如血中毒、呼吸急速困難、器官衰竭及瀰漫性血管內凝血症狀及死亡。

辨識急性胰臟炎高危因素

何潔雯醫生指出,膽石是急性胰臟炎的主要誘因之一,因其會阻塞膽管及胰管,導致胰臟發炎腫脹。此外,長期酗酒的人士,酒精可直接影響胰臟,亦會導致血脂升高,進而引發胰臟的炎症。其他成因包括某些藥物的副作用、腹部外傷、病毒感染和自體免疫疾病。

診斷急性胰臟炎 免與胃痛混淆

胰臟的位置靠近胃部,因此急性胰臟炎的症狀與腸胃疾病類似。患者通常誤以為胃痛,痛楚甚或圍繞腰至背部。因此,診斷胰臟炎通常需要進行一系列的檢查,例如抽血檢驗胰澱粉酶、胰脂肪酶,或進行腹部超聲波、斷層掃描,觀察胰臟周圍是否有積液、腫脹,以確診是否患上急性胰臟炎。

針對病因作出相應治療

經診斷後,醫生通常依據病因和病情的嚴重程度作出相應醫治方案。通常需要以強效抗生素配合輸液治療;若懷疑是膽源性胰臟炎,醫生會安排磁力共振膽管圖(MRCP)以排除膽管結石;如有膽管堵塞,就需要進一步治療膽道結石。如透過逆流膽管胰臟內窺鏡(ERCP)放置膽管支架取石,以引流及緩解膽管阻塞,並在急性胰臟炎緩解後進行膽囊切除術,以防止將來膽石再度跌入膽管引起併發症。若因酗酒或高血脂導致急性胰臟炎,則需戒酒並保持低脂、高纖的飲食,或需服用降血脂藥。

何醫生提醒若出現相關症狀,應儘早就醫,以避免延誤治療或引起併發症。另外,長期反覆發炎亦可能演變成慢性胰臟炎,令胰臟萎縮纖維化,失去功能,引致糖尿病或胰酵素不足。胰臟纖維化的細胞若不斷發炎亦容易導致異常增生,增加患胰臟癌的風險。

 

最後更新日期: 20258

本網站的健康資訊已由楷和醫療集團的醫生覆核。以上內容僅供參考,不可視作醫療建議,亦不能取代閣下就個人健康狀況向合資格的醫護人員作出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