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

首頁醫療資訊健康專欄肝癌

肝癌是甚麼?



肝癌 (英文:Liver Cancer /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是指肝脏细胞出现异常分裂及变异形成恶性肿瘤,引致肝癌。肝脏的主要功能包括吸收进入体内的有用物质、分解或排走毒素如酒精、制造胆汁、蛋白质、凝血因子等。肝脏隐藏在右边及中间的肋骨下面,一般在肝脏发大时才可以摸到。

肝癌分為原發性肝癌和轉移性肝癌。「原發性肝癌」是由肝臟細胞引發的惡性腫瘤,癌細胞源於肝臟,常見的原發性肝癌有「肝細胞癌」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 HCC)及「膽管細胞癌」(Cholangiocarcinoma);而「轉移性癌」(Metastatic Carcinoma)則由其他器官的癌細胞擴散到肝臟而引致肝癌。

肝癌在2018年香港十大常見癌症排行第五,男女比例約3.5:1,同時亦是香港第三大致命癌症 (1)。肝癌早期症狀並不明顯,患者發現時大部分已到癌症中後期,影響治療效果。定期檢測肝功能有助及早發現肝臟問題如脂肪肝、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提升治療效果。

肝癌有甚麼症狀?

肝臟具有自我修復功能,只要一小部份肝臟就能正常運作,所以肝癌早期病徵並不明顯,只有在腫瘤逐漸變大,出現症狀時才會注意到肝癌的現象。以下是肝癌的常見症狀:

肝癌的常見症狀

  • 右上腹有硬塊及疼痛
  • 腹部腫脹
  • 發燒、疲倦及虛弱
  • 皮膚及眼睛泛黃(黃疸)
  • 凝血因子不足 容易受傷出血
  • 小便呈茶色而大便呈淺灰色
  • 食慾不振 
  • 噁心嘔吐
  • 體重下降

肝癌有甚麼併發症?

肝癌的常見併發症包括:

肝癌的常見併發症   詳情
腫瘤破裂/出血 腫瘤有機會破裂及出血,引致急劇腹痛和休克。
胸腹積水 如腫瘤細胞轉移到腹膜會造成腹水。腫瘤亦可直接入侵橫隔膜及胸膜,引起胸積水。
肝性腦病 (又稱肝昏迷或肝腦綜合症) 因肝衰竭令體內毒素積聚引起肝性腦病,引發智力減退、認知障礙、行為失常等症狀,多數因為末期肝病或肝衰竭,較少由癌症引起。
肝功能衰竭 當腫瘤嚴重損害肝臟,可造成肝功能衰竭,令身體各處出血。
腎衰竭 肝功能衰竭可引起腎衰竭,癱瘓患者排除體內廢物的能力。
上消化道出血  腫瘤入侵門靜脈可引起門脈高壓和上消化道靜脈擴張出血。
腫瘤轉移 腫瘤可轉移到肺、淋巴、骨骼,甚至腦部或皮下組織,最常見是肺部。

肝癌成因是甚麼?有甚麼因素會增加患肝癌的風險?

肝癌有不同成因,以下是增加患上肝癌的風險因素:
性別
男性患肝癌的機率為女性的3.5倍,較女性患肝癌的比例較高 (1)

年齡
患肝癌的風險會隨年齡增長而上升

乙型肝炎(Hepatitis B)及丙型肝炎(Hepatitis C)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患上肝癌的風險比一般人高100倍,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患上肝癌的風險比一般人高出150 倍(2)
了解更多乙型肝炎的資訊:乙型肝炎檢測及治療 

肝硬化
肝臟長期受損會導致肝纖維組織增加,多處結疤可形成肝硬化,有機會演變成肝癌

膽管炎或先天性膽總管囊腫
膽管炎或先天性膽總管囊腫可引致膽管細胞癌

各種代謝症
患有脂肪肝、高血脂、高血壓、高血糖、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偏低等的超重人士會有較高機會患上肝癌

飲酒過量或酗酒
經常飲酒過量會引起肝硬化,繼而演變成肝癌

食物霉菌(黃麴毒素)
由花生、穀物、粟米、大豆、乾果等發霉產生的黃麴霉素(Aflatoxin)可導致肝癌

環境污染
長期吸入有害化學物質,如塑膠廠使用的聚氯乙烯 (PVC)可引致肝疤

遺傳
有肝癌家族病史的人士會有較高風險患上肝癌

甚麼是肝硬化?

肝硬化是肝臟失去了柔軟性而變硬化。當肝臟長期受到病毒、藥物、酒精、毒素感染或損傷時,纖維組織會增加,令肝小葉的構造產生改變,表面會變得凹凸不平,時間久了便形成肝硬化。

肝硬化有甚麼症狀?

肝硬化症狀於早期並不明顯,最常見的為疲倦、體重下降、黃疸等,嚴重時可能會吐血、大便有血或變成黑色及神志不清等症狀。目前肝硬化無法根治,但可以透過藥物治療及改變生活方式來減低肝臟繼續受損。

甚麼是脂肪肝?

健康肝臟一般只會有少量脂肪或沒有脂肪積聚, 如果肝臟積聚了過多三酸甘油脂,可以造成脂肪肝。脂肪肝反映健康狀况不理想,如果沒有適當治療,有機會造成纖維化、肝硬化,甚至肝癌。

脂肪肝可分為酒精性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脂肪肝是飲酒過度,使肝臟對脂肪的分解代謝產生障礙;而非酒精性脂肪肝是由糖尿病或肥胖等其他成因導致。

脂肪肝有甚麼病徵?

脂肪肝病徵在初期並不明顯,部分患者可觸摸到肝臟腫脹,不過大部分患者在接受體檢 (腹部超音波檢查)時才知道有脂肪肝,如果進展到中、後期脂肪肝,有可能出現以下的病徵:
  • 上腹部疼痛
  • 食慾不振
  • 全身倦怠
  • 腹脹
  • 肝臟部位有壓痛感

脂肪肝成因是甚麼?

許多因素也會引致脂肪肝,當中兩大主要成因是:
  • 飲酒過量
  • 使肝臟對脂肪的分解代謝產生障礙
  • 體重過高或肥胖
  • 較易患糖尿病或高膽固醇,兩者均會導致脂肪肝

如何測試或診斷出脂肪肝?

要診斷是否有脂肪肝可以進行以下檢查來評估肝臟的健康狀況:
  • 超聲波 / 電腦斷層 / 磁力共振掃描
  • 作肝臟造影,顯示肝臟是否有輕度或以上的脂肪肝
  • 肝纖維化掃描(Fibroscan)
  • 顯示肝臟纖維化的程度,並以數字表示肝臟硬度,準確反映肝纖維化程度
  • 肝臟活組織檢查
  • 要準確檢測肝臟的受損程度,可以抽取肝臟活片樣本化驗

如何治療脂肪肝?如何預防脂肪肝?

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必須戒酒,否則脂肪肝日後會演變成肝硬化。
非酒精性脂肪肝並無特定的治療方法,脂肪肝患者需從調整生活習慣著手,保持飲食均衡、戒酒及多做運動控制減重,就能消除肝臟脂肪,改善脂肪肝。

如何檢查或診斷肝癌?

肝癌的早期病徵並不明顯,故此定期進行檢查有助於診斷肝癌及時進行治療,肝癌相關檢查包括以下各項:

肝癌相關檢查 詳情
肝功能測試(Liver Function Test, LFT) 發生肝癌癌變前,不少患者已患上肝炎或肝硬化,只剩下部分健全肝臟。驗血能評估肝功能是否能夠維持身體的正常運作,有助判斷患者是否適合進行腫瘤切除手術。
血液甲胎蛋白檢查(Alpha Feto-Protein, AFP) 當肝癌細胞不斷增生時,血清中的甲胎蛋白數值會升高。甲胎蛋白是肝癌細胞的指標,有助診斷早期肝癌。
超聲波檢查(Ultrasound) 利用超聲波觀察肝臟情況,確定腫瘤的位置和大小。
電腦斷層掃描(Computerized Tomography, CT Scan)    為肝臟拍攝斷層X光片,構成立體影像,以確定腫瘤的立體形狀、尺寸和位置,影像較超聲波清晰。
磁力共振掃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利用身體組織對磁場的反應構成身體的橫切面及立體影像,觀察肝癌腫瘤位置、大小和立體形狀,特殊顯影劑可以區分腫瘤屬良性或惡性,觀察軟組織和肝臟血液循環的狀況。
肝血管造影(Hepatic Angiogram) 透過X光觀察肝臟的血液流動,患者接受局部麻醉後,醫生會將中空軟管插入大腿內側的動脈,向上伸入肝動脈後,再注入顯影劑顯示血管。肝血管造影可找出為腫瘤供應養分的血管,了解腫瘤的確實位置,亦可以分辨正常及腫瘤組織
肝臟活組織切片檢查 當病人接受局部麻醉後,醫生會用一支幼細的針經右腹皮膚抽取肝瘤少許組織作化驗,來確定腫瘤細胞的類型,判別良性或惡性。此檢查通常與超聲波檢查同時進行,以確保針刺位置準確。

如果經初步檢查後,發現癌細胞已轉移,則需進一步接受骨骼掃描、正電子掃描等檢查,以定立治療方案。

肝癌有甚麼治療方法?

確診肝癌後,醫生會因應肝癌屬於原發性或轉移性而定,一般會根據癌細胞的種類、腫瘤的大小、數目、位置、擴散程度,以及患者的年齡、患有肝硬化與否、健康狀況和可承受副作用的程度等去決定治療方案。一般會採用以下
治療方法:

局部腫瘤治療方法

肝癌局部腫瘤治療方法 詳情
手術切除 如果只有一邊肝葉受腫瘤影響、肝功能仍然正常的患者,可以透過把腫瘤及附近的肝組織一併切除。
肝臟移植 一般適用於肝功能已嚴重衰退的患者,但其腫瘤直徑不可多於6厘米。若腫瘤體積太大,代表癌細胞可能已擴散至其他部位,若進行肝臟移植,只會讓癌細胞在新的肝臟繁殖,造成早期復發。
酒精注射  當確認腫瘤位置後,醫生會把濃度高達95%的酒精直接注入該處,濃度極高的酒精可抽乾癌細胞的水分,殺死癌細胞。只適用於腫瘤直徑不多於3厘米或數目不超過3個的患者,而且酒精只能殺死腫瘤的中間部分,周邊組織仍可能繼續生長,因此需要接受多次治療,方能有效。
射頻消融術 醫生會在患者腫瘤位置附近加熱,當該處溫度超過攝氏60度,腫瘤組織便會壞死。
肝動脈化學栓塞術 如醫生已識別為腫瘤輸送養分的血管,可將藥物經患者的動脈導管注入並堵塞該血管,使癌腫不能繼續生長甚至死亡,而不影響周邊正常的組織。適用於腫瘤已擴散至兩邊肝臟但未轉移到其他器官的患者。
放射治療 – 體外放射治療 (Stereotactic Body Radiation Therapy, SBRT) 透過強度調控放射技術,藉輻射破壞癌細胞內的DNA,抑制癌細胞的生長,達到控制病情的目的。再配搭高精準度的影像導引(Image Guided Radiation Therapy, IGRT)、導航螺旋刀(Tomotherapy),可以有效減低周遭正常組織的影響,減少不必要的副作用。
放射治療 – 體內放射療法(Selective Internal Radiotherapy with Yttrium-90, SIRT-Y90)  經由血管攝影確認供應肝癌血流之肝動脈,經由此血管將含有放射物質釔90微球體直接送到肝癌細胞,繼而發射短距離的輻射,殺死癌細胞,同時不過度損害正常的肝功能。

全身性治療方法

主要針對中、晚期的肝癌患者,如果肝功能良好,但因腫瘤已經侵犯肝門靜脈,或是已有肝臟外轉移無法開刀切除,甚至連血管栓塞也不適合者或治療效果不好者,可考慮使用以藥物治療。

肝癌全身性治療方法 詳情
免疫療法 癌細胞開啟T細胞的「剎車按鈕」,取消免疫攻擊。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擋下「剎車按鈕」,令到免疫T細胞被重生活化,開始攻擊癌細胞,以致癌細胞死亡。目前針對肝癌的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有派姆單抗 (Pembrolizumab)、納武利尤單抗(Nivolumab)以及 阿替利珠單抗 (Atezolizumab)。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 (FDA)批准免疫檢查點抑制劑阿替利珠單抗 (Atezolizumab)與標靶治療貝伐珠單抗 (Bevacizumab)聯用,為一線治療無法切除或轉移性肝細胞癌患者作治療。
標靶治療 VEGF受體抑制劑,為對抗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之單株抗體,抑制血管新生。由於肝癌為富含許多血管的腫瘤,因此利用此類抑制血管新生藥物的作用來治療肝癌。目前針對肝癌的VEGF受體抑制劑藥物有雷莫蘆單抗(Ramucirumab)以及貝伐珠單抗(Bevacizumab)。貝伐珠單抗(Bevacizumab)合併阿替利珠單抗(Atezolizumab)聯用,可用於一線治療無法切除或轉移性肝細胞癌病人。 

多激酶抑制劑是對抗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受體,血小板衍生生長因子受體的作用機轉,抑制與腫瘤生長、腫瘤血管新生有關的激酶。目前針對肝癌的多激酶抑制劑有一線藥物索拉非尼(Sorafenib)、樂伐替尼(Lenvatinib),以及二線藥物膜衣錠(Regorafenib)和 卡博替尼(Cabozantinib)。

如何預防肝癌?


由於肝癌早期病徵並不明顯,不少人都會忽略肝癌帶來的風險和錯失治療的最佳時機。乙型肝炎帶菌者需特別注意,以下預防方法能夠減低患上乙型肝炎及肝癌的風險:
  • 定期檢查
  • 維持健康體重
  • 戒煙戒酒
  • 作息定時
  • 飲食均衡,多吃蔬菜和水果
  • 接受乙型肝炎預防疫苗注射
  • 安全性行為
  • 切勿共用針筒
  • 妥善貯存食物,不要進食發霉或變壞的食物

常見問題

  • Q:發霉食物和農作物含有黃麴毒素,是否完全不宜進食?

    A:發霉食物和變壞的穀物、堅果、花生等食物會孳生黃麴黴,產生黃麴毒素。人體於短時間內攝取大量黃麴毒素或長期持續攝取黃麴毒素都可引致中毒。現時大部分食物都經過安全監測,不會含有大量毒素,因此可以放心進食。不過食物一旦發霉,就應盡早棄置,避免因進食而不慎攝取黃麴毒素。

  • Q:我每年都有抽血進行肝功能檢查,指數正常是否就不會有肝硬化?

    A:血液檢查未能得知肝纖維化或肝硬化的情況,不過能夠檢測肝臟是否出現感染、炎症或損傷。

  • Q: 不幸患上肝癌,是否需要進行肝臟移植?

    A: 肝臟移植並不是最普遍和常用的治療方法,只適用於直徑小於六厘米、癌細胞未擴散患者。雖然肝臟移植能夠以健康的肝臟,將受癌細胞入侵的肝臟替換,但並非無後顧之憂。手術有可能產生嚴重的副作用,如出血,感染等等,並且在進行移植手術後,患者的身體有可能排斥外來器官,需長期服抗排斥藥,增加癌症復發機會。由於肝臟移植的機會有限,醫生可能會建議患者在等待移植時先接受其他治療。

  • Q:肝癌與膽管癌有何分別?

    A:肝癌泛指在肝臟生長的癌細胞,可分為肝細胞癌及膽管細胞癌。膽管細胞癌依位置可以再細分為肝內、肝門、肝外膽管癌。


參考資料

(1) Media Summary of Statistics. Hong Kong Cancer Registry, Hospital Authority. 2018. https://www3.ha.org.hk/cancereg/pdf/overview/Overview%20of%20HK%20Cancer%20Stat%202018_tc.pdf 

(2) 認識肝癌. Hong Kong Cancer Fund. 2017. https://www.cancer-fund.org/wp-content/uploads/2017/04/%E8%82%9D%E7%99%8C.pdf 

最後更新日期: 2021年12月
本網站的健康資訊已由楷和醫療的醫生覆核。以上內容僅供參考,不可視作醫療建議,亦不能取代閣下就個人健康狀況向合資格的醫護人員作出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