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性紅斑狼瘡症是一種常見的自身免疫系統疾病,估計每10萬港人中約有60人患有此症,患者大多為15至30歲之女性,男女患者的比例為1比9。紅斑狼瘡症的發病原因是因為自身的免疫急統失調所致,不正常地產生過多抗體,並對自身的細胞作出攻擊。除皮膚外,身體上其他不同的器官都有機會發生慢性炎症。若抗體攻擊肝、腎等其他主要器官,更有機會導致死亡。
紅斑狼瘡症的病症除了面頰上出現蝴蝶狀的紅疹或紅斑外,患者可能會出現貧血、脫髮、容易疲倦、口腔潰瘍、關節疼痛等不同徵狀。免疫系統亦可能出現攻擊身體其他器官的情況,最常見的是患者的腎臟組織受到破壞,引發腎炎,嚴重的甚至導致腎衰竭。另外,紅斑狼瘡亦有可能波及心臟、肺部和中樞神經系統,引起相關的嚴重併發症。
引發紅斑狼瘡症的高危因素至今仍未掌握,家族遺傳是其一因素,而女性患病機會高,尤其在壯年為高風險。
以紅斑狼瘡來說,在現時的分類法下共有19種病徵。紅斑狼瘡有機會攻擊腦部周邊神經,其病徵包精神錯亂,血管出現問題、身體抽筋,頭痛等。
紅斑狼瘡的治療須視乎病症對器官影響的程度。對於病症局限於皮膚或關節的輕度影響,醫生一般會處方副作用較低的低分量類固醇或傳統的抗風濕藥物,以控制病情惡化;但如果紅斑狼瘡影響到身體的重要器官,例如出現狼瘡腎炎等症狀,便需要用到較高劑量的類固醇或近年流行的生物製劑,以抑制免疫系統失常。
紅斑狼瘡症暫時沒有事前預防的方法,不過即使已經確診,仍然可以預防病發或病情惡化,讓患者盡量增加生活質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