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

首页医疗资讯健康专栏鼻咽癌

鼻咽癌是什么?

鼻咽癌 (英文: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NPC)是因鼻咽腔部位细胞异常生长而形成的恶性肿瘤,也是本港最常见的头颈部癌症。鼻咽位于头部中央,鼻咽及鼻窦后方的位置,并与下方的口腔相通。



香港癌症资料统计中心数据显示 (1),鼻咽癌在2018年位列香港男性最常见癌症第6位及女性最常见癌症第17位;当中男性患上鼻咽癌的机率较女性高出3倍,病发高峰期为40至55岁。

不论男女老幼,若出现疑似症状,应及早进行检查,早期发现鼻咽癌有助治疗成效及减低治疗副作用。



鼻咽癌常见症状是什么?

鼻咽癌的早期症状跟部分上呼吸道疾病如鼻炎、鼻窦炎等相似,因此不少人会掉以轻心。以下是鼻咽癌的常见症状:
鼻咽癌的常见症状
  • 长期鼻塞
  • 鼻腔分泌物带血
  • 颈侧淋巴核胀大
  • 耳鸣
  • 听力下降
  • 持续性偏头痛
  • 脸部疼痛或麻痹
  • 影像重叠
  • 吞咽困难


鼻咽癌有什么成因?有什么因素引发鼻咽癌?

鼻咽癌的成因至今仍不明确,不过以下的风险因素会增加患鼻咽癌风险:


性别

男性患鼻咽癌的风险较女性高。


遗传因素

家族中若有人罹患鼻咽癌,则家族内其他人患上鼻咽癌的机率也会增加。

饮食习惯

长期进食高盐、腌制和熏制的加工食物如咸鱼、腌菜等,或少吃蔬果都可增加患鼻咽癌的风险。这些食物含有过量的「亚硝胺」是高度导致鼻咽癌的物质。

吸烟

若患者有吸烟习惯,亦会增加患上鼻咽癌的机会。


曾受EB病毒 (EBV,Epstein-Barr Virus) 感染

大部分鼻咽癌病人的血清都含有对EB病毒所产生的抗体,推断若患者曾受EB病毒感染,患上鼻咽癌的风险会较高。

如何检查和诊断鼻咽癌?

鼻咽位置较为隐蔽,早期病征又不明显,患者未必能即时发现相关征状,故常规检测十分重要。检测鼻咽癌的方法包括:


血液测试 (鼻咽癌筛查)

检测身体内是否存在EB病毒抗体,是较常见的鼻咽癌筛查方法。

鼻咽喉内视镜检查

可以安排在诊所透过局部麻醉进行内视镜的检查,利用连接镜头的幼软导管,从鼻插入鼻咽进行检查,查看鼻咽部位是否有异常,过程中只会带来轻微不适。

活体组织切片化验

如发现鼻咽内有异常,医生会在鼻咽抽取组织样本进行病理化验。

一旦确诊鼻咽癌,医生会再进一步用以下诊断检查作详细评估:
磁力共振扫描 (MRI)
用以判断肿瘤的影响范围。

正电子扫描 (PET)
检查癌细胞是否扩散到身体其他器官。

鼻咽癌有什么治疗方法?

确诊鼻咽癌后,医生会因应肿瘤的大小、位置及病情严重性建议不同的治疗方案。鼻咽癌治疗方法包括:

放射治疗 (电疗)

放射治疗利用高能量的辐射线来破坏癌细胞,同时尽量避免照射周围的健康组织。接受放射治疗时与接受X光检查的感觉类似一样,患者不会有电流通过身体的感觉或其他不适。放射治疗疗程须时约6 – 7 星期,每星期5天。虽然治疗部位的正常细胞也会受到影响,但它们自行复原的能力一般比癌细胞强。

化学治疗 (化疗)

疗用药物来扰乱癌细胞生长与分裂,令肿瘤无法增长并死亡,可以分为静脉注射和口服治疗两类。化疗一般会配合电疗以增加治疗成效。

外科手术切除

外科手术可切除鼻咽的复发肿瘤和颈部淋巴结复发。

如何预防鼻咽癌?

因应鼻咽癌的成因,患者可以遵从以下方法以减低患上鼻咽癌的风险:
  • 避免进食烟熏、腌制或含防腐剂食物
  • 避免吸烟
  • 避免接触过多工业原料
  • 定期进行鼻咽检查

常见问题

  • Q:如果鼻腔的分泌物常带血,而且时有鼻塞的情况,是否会发展为鼻咽癌?

    A:鼻咽癌最常见症状包括颈部淋巴结无痛肿胀、鼻腔分泌带血、鼻塞、耳鸣及听力下降。鼻咽癌的早期症状与部分上呼吸道疾病如鼻炎、鼻窦炎等相似,如持续出现以上症状,可寻求耳鼻喉科专科医生咨询,尽早检查,释除疑虑。

  • Q:如检测出血液中有EB 病毒的抗体,是否就等于患上鼻咽癌?

    A:大部份鼻咽癌患者的血液中会有十分高的EB 病毒抗体。不过,即使血液中含EB 病毒抗体,亦不一定等于患上鼻咽癌,医生会作进一步检查如鼻咽喉内视镜检查、活体组织切片化验等确认。

  • Q:鼻咽癌治疗后会有口干是正常吗?

    A:口干是接受鼻咽癌治疗后常见的副作用,患者会感到不适,甚至吞咽困难或造成细菌感染。患者可每天用软毛牙刷刷牙数次,并在饭后用暖盐水嗽口,亦可恒常喝水、以无糖香口胶刺激口水分泌、避免进食煎炸或酸辣食物以及避免摄取咖啡因和酒精。

参考资料:
(1) Nasopharyngeal Cancer in 2018. Hong Kong Cancer Registry, Hospital Authority, 2020. https://www3.ha.org.hk/cancereg/pdf/factsheet/2018/npc_2018.pdf

最后更新日期: 2021年8月 本网站的健康资讯已由楷和医疗的医生覆核。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可视作医疗建议,亦不能取代阁下就个人健康状况向合资格的医护人员作出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