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障碍症

首页医疗资讯健康专栏认知障碍症

认知障碍症

2022-08-11 脑神经科 李至南医生 认知障碍症

只有长者才有认知障碍症?认知障碍症是甚么?




认知障碍症(前称:老人痴呆症)属于脑部退化疾病,因患者的脑细胞病变及异常而急剧退化,引致大脑功能逐步衰退。患者的认知能力会逐渐丧失,包括患者的语言、记忆、视觉空间判断、抽象思维、计算、执行能力和思考能力等方面,以致日常生活、行为、性格及情绪亦受影响。

在香港,70岁以上的长者每10人就有一个确诊患上认知障碍症,属老年人较普遍的疾病。虽然认知障碍症患者主要为65岁以上年长人士,但亦有65岁以下人士确诊认知障碍症,此类个案称为「早发性认知障碍症」。

由于不少人误将认知障碍症的特征和症状当作是正常老化的现象,亦会误以为只有长者才有机会患上认知障碍症,故此错过接受诊断和治疗的黄金期。一旦发现症状或有怀疑就应及早求医,减慢认知能力衰退及病情恶化。

认知障碍症的成因是甚么?

认知障碍症主要分为三大类别,包括最常见的阿尔兹海默氏症、血管性认知障碍症和其他非典型的认知障碍症如路易体症、前额叶衰退性认知障碍症等。
其中,阿尔兹海默氏症和血管性认知障碍症的成因如下:
阿尔兹海默氏症(Alzheimer’s Disease)
阿尔兹海默氏症的成因未明,一旦发病,会带来不同的认知障碍症症状。
血管性认知障碍症(Vascular Dementia)
因连串中风或血管疾病而带来的脑部损坏,患者大多会出现梯级式衰退。

有甚么因素会增加认知障碍症风险?

认知障碍症可以发生在任何人士身上,以下是增加患上认知障碍症的风险因素:
  • 患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
  • 脑部创伤、脑部良性肿瘤或脑积水
  • 病毒感染
  • 缺乏维生素B12 
  • 甲状腺分泌失调
  • 吸烟、酗酒
  • 情绪抑郁
  • 家族遗传
  • 药物中毒

认知障碍症在不同阶段有什么特征或表现?

认知障碍症是一种退化性疾病,大致可分为早期、中期及晚期三个阶段。随着认知障碍症的不同阶段,患者所出现的特征或表现亦有所不同。以下是认知障碍症患者在不同阶段出现的特征或表现:

早期  中期   晚期
记忆能力 短期记忆力衰退,患者会想不起刚发生的事 出现精神错乱,会混淆远期记忆和现实情况  记忆能力全面衰退,无法认出家人
言语能力 难以记起和表达较抽象的词汇 言语错乱,慢慢失去阅读和语言能力 说话和理解力迟钝,可能只能发出单音
情绪行为  行为或情绪不稳,疑心较重 情绪不稳易怒,部份患者可能出现行为问题 反应迟钝,变得沉默
日常自理 仍能应付日常自理,但需要别人提醒 容易迷路,日常生活需要家人协助 丧失自我照顾能力,部份会出现大小便失禁、卧床不起及需要长期照顾
 

认知障碍症早期阶段的特征或表现

  • 短期记忆力衰退
  • 言语表达较差
  • 行为或情绪不稳
  • 仍能日常自理
  • 认知障碍症中期阶段的特征或表现
  • 混淆记忆和现实
  • 慢慢失去阅读和语言能力
  • 情绪不稳易怒
  • 容易迷路

认知障碍症晚期阶段的特征或表现

  • 记忆能力全面衰退
  • 说话和理解力迟钝
  • 沉默、反应迟钝
  • 丧失自我照顾能力

如何检查或诊断认知障碍症?

脑神经科专科医生会详细检视患者的病历,因应需要安排各类型的检查,从而作出准确诊断。认知障碍症的相关检查包括以下各项:
认知能力测试
医生会先为求诊者安排简单的认知能力测试,评估过程约十多分钟,以了解病情的严重程度,从而为患者建议最合适的治疗。
血液检查
血液检查主要目的是排除由非脑部退化性疾病而引致认知功能障碍的情况,如维他命B12缺乏、甲状腺病等。
计算机扫描(CT)或磁力共振(MRI)
透过3D磁力共振或正电子扫瞄协助诊断,帮助及早发现病变征兆,并可追踪脑部的变化。

认知障碍症有甚么治疗方法?

认知障碍症治疗目的是为了减慢患者的脑部退化速度、减轻病征的影响和维持生活质素。脑神经科专科医生会视乎患者病情及身体状况而定合适治疗。常见的认知障碍症治疗方法为药物治疗,详情如下:

药物治疗

认知障碍症的药物治疗有三大主要目的,包括: 
  • 延缓脑部退化
  • 维持患者现有的功能及延迟衰退
  • 减轻行为及情绪问题
医生会视乎患者不同阶段的情况处方其他药物,包括治疗抑郁、焦虑、失眠或抗精神病等药物,以帮助改善患者的症状。其中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ChEls)可抑制脑内部乙酰胆碱的分解,谷氨酸酯酶抑制剂(Memantine)则可通过抑制脑内部谷氨酸的传递,避免神经细胞过度刺激。

认知障碍症有延缓病情恶化的方法吗?



认知障碍症除了上述药物治疗外,亦可从多方面着手,协助维持脑部健康及改善日常生治能力,相关方法包括:

停止一切有损健康的习惯如吸烟﹑酗酒等

吸烟及酗酒会增加患上轻度认知障碍的风险。

建立平衡及健康的饮食习惯

认知障碍症患者应尽量多吃水果和蔬菜,以摄取足够的维他命和矿物质,有助维持脑部健康。

维持强健体魄

强健体魄有利于保持头脑灵活。

减轻压力

压力有机会令认知障碍症病情恶化,患者应尽量避免感到压力。

保持社交活跃

积极参与日常活动,帮助脑部维持活跃和灵活的状态。

使用不同方法辅助记忆

日常可使用不同方法去提升记忆力及改善日常生活功能,如使用日记簿﹑笔记﹑行事历﹑闹钟等。

及早检查和治疗认知障碍症有甚么好处?

由于目前认知障碍症无法根治,所以及早发现极为重要。专科医生可以透过药物延缓脑细胞的死亡,减慢认知能力的衰退。

及早检查和治疗认知障碍症的好处

  • 减慢记忆衰退的速度
  • 减轻家人的照顾负担
  • 控制情绪不稳、行为异常等病征
  • 维持与人沟通的语言能力
  • 保持日常生活的自理能力
  • 纾缓病人和照顾者的情绪压力

认知障碍症检查

脑神经科专科医生会与您进行临床咨询,并会因应患者情况建议合适的检测方法如认知障碍症评估、血液检查、计算机扫描或磁力共振等。



常见问题

  • Q:认知障碍症应该看哪一个专科?

    A:认知障碍症属于脑部退化疾病,因患者的脑细胞病变及异常而急剧退化,引致大脑功能逐步衰退而成,因此可以向脑神经科专科医生咨询,诊断病症及后续治疗。

  • Q:柏金逊症等如认知障碍症吗?

    A:柏金逊症并不等于认知障碍症。柏金逊症和认知障碍症是属于脑神经系统退化疾病,常见于年长人士。柏金逊症主要影响患者的身体活动能力,大部份患者早期的记忆力及认知能力不受影响。认知障碍症患者则会出现早期记忆衰退及智力受损,后期才会出现活动能力衰退。

  • Q:认知障碍症只有老人家才会患上吗?

    A:认知障碍症并非只有老人家会患上。虽然在分布上65岁以上的长者个案较多,但认知障碍并非老人家专利。据统计,有30%的个案在65岁前发病,被定义为「早发性认知障碍症」,而香港最年轻的发病个案只有38岁。

  • Q:甚么人更容易患上认知障碍症?

    A:年龄较大、有家族病史、生活习惯不良、认知能力曾受损等都是增加患上认知障碍症的因素。

  • Q:多「打麻雀」可预防认知障碍症吗?

    A:在预防方面,多动脑筋的确可以令脑部保持活跃。打麻雀虽然看似可以用脑,但如果已熟习及经常玩的话,进行时反射动作往往多于思考,对预防认知障碍症的作用便相对减少。

  • Q:家人如果有认知障碍症的表现,但不愿意求诊怎么办?

    A:如果家人有明显的认知障碍症表现或行为,可以多点与他们沟通,让他们了解及早治疗对病情的重要性。其实有不少患者起初都很抗拒求诊,家人可以先和他们进行较容易接受的认知能力测试,再进一步考虑寻求专科医生的诊治。


最后更新日期: 2022年8月

本网站的健康信息已由楷和医疗的医生覆核。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可视作医疗建议,亦不能取代阁下就个人健康状况向合资格的医护人员作出咨询。
Please note that all medical health articles featured on our website have been reviewed by Chiron Medical doctors. The articles are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only and are not medical opinions nor should the contents be used to replace the need for personal consultation with a qualified health professional on the reader’s medical condition.